高效冷冻站视频
 技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司动态
解读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
[时间:2009年11月30日]

在11月26日下午中国政府公布碳减排强度下降指标之后,国新办连夜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和外交部副部何亚非解读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

此前,外交部发言人秦刚26日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出席于12月7日至18日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25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专家指出,中国承诺大幅削减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凸显出其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和建设性姿态,在全球起到了表率作用。

昨晚,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实现降低碳排放强度目标,需付出艰苦卓越的努力,作出这一承诺是中国自主、自愿的行动,将尽最大可能采取相应政策措施和切实行动。

降低碳强度是相对减排

中国为何没有承诺碳排放总量减排目标,解振华解释,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改善民生的任务,还要面临适应气候变化和减缓温室气体增长速度的挑战,“我们现在强调的单位GDP的碳强度,总体来说还是相对减排的指标。”

这意味着中国随着经济增长,能源消耗总量可能还会相对增加,二氧化碳排放还会有所增加,但这是一种合理的增加。

不过降低碳强度意味着中国要付出更大的决心和努力去调整产业结构,解振华表示,“我们要在经济质量上下工夫,相对减排主要提高我们经济增长的质量,我们也不愿意中国的发展重复发达国家过去那种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

近5年碳减排将超15亿吨

昨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2009年度报告》。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已在2005年基础上累计降低13%,有望实现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降20%左右的目标,相当于少排CO215亿吨以上。

中国何会达到碳排放的峰值?解振华并未给出时间点,不过他希望中国能够尽快迎来这个峰值。

他认为,如果中国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植树造林的力度,碳强度下降的幅度会越来越大,峰值就会随之出现。“我们希望中国的峰值会早一点出现。”

降低碳强度会越来越难

解振华直言,中国在1990年-2005年单位GDP的能耗下降了47%,现在又决定在2005年-2020年单位GDP碳强度要降低40%-45%,“提高能效、节能,越往后越难。”

过去3年,中国为实现“十一五”目标,关闭了很多钢、铁、焦炭、小火电、水泥等厂子,“如果我们把容易减排的、容易提高能效的都减排了,以后如果再在提高能效上下工夫就越来越难,现在我们的目标比过去好像在指标上降低了一些,但是困难程度会更大,付出的成本会更高。”

减排承诺不具国际约束力

此次中国提出的降低碳排放强度目标,并没有国际约束力,但解振华强调,中国说话算数,既然提出了目标,就一定要实现。

他委婉地批评了国际社会过去并没有向中国的减排行动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并表示,如果国际社会提供支持,中国会更快、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此次国务院的决定也没有得到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这个行动是自主行动,在国内有约束力,但是在国际上还不能说是有约束力的。”

虽然上述目标要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不过他还是希望能够获得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如果能够得到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可能我们这个目标实现的会更好、更快。为什么中国的目标有一个幅度呢?因为它有难度。”


Copyright©2011 珠海航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93134号 电话:0756-2215776 邮箱:hy7777@hotmail.com